魏老三的眼中精光一闪:“吐蕃...王爷,您要...”
“打不打,何时打,是后话,”顾怀语气沉稳,“但路必须先通到它的鼻子底下,这些驿站、堡垒、军镇,就是伸出去的触角,是钉在它门前的桩子,商队往来,传递的不止是货物,还有消息,更有威慑,让高原上那些散落的人知道,大魏的眼睛,日夜都盯着他们,让他们习惯依赖这条路,习惯大魏的存在,等真要动刀兵时,这条路,就是运送甲胄粮秣、支撑大军前出的脊梁。”
“可那些吐蕃人,好像挺老实的啊?”
“那只是因为他们没能统一,”顾怀说,“自从唐末,吐蕃被一战打掉百年国运,这一两百年间,那些散落的部落都在封闭中厮杀,甚至主动拒绝和外界交流,但如果,如果高原上出现了一个统一政权,类似于西夏,那么他们想养活更多人口,想拥有更多金银,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是什么?”
赵吉思考了一下:“西域,西夏,或者...大魏。”
“对了,吐蕃那里的地势太高,难以发展,封闭起来靠着宗教和皇权把子民当奴隶一般奴役固然可行,但终究还是要到对外扩张那一步的,”顾怀轻轻摇头,“唐朝时大唐与吐蕃的冲突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不得我不提前想一想这些。”
他指向落日沉下的方向,那里是大漠更深处,也是通往传说中丰饶西域的方向:
“西凉贫瘠,但它守着通往金山银海的门户,未来,它不必自己长出金子,它只需要成为收取过路费、提供庇护、维持秩序的那只手,商税,过关税,仓储费,护卫费...聚沙成塔,足以养活这片土地,也足以支撑帝国向更西处延伸的力量,同时,它也是悬在高原头顶的磨刀石,是帝国西陲最坚实的盾与最锋利的矛尖。”
“大魏必须重建并牢牢掌控河西走廊!要设立大型官营市集,吸引西域、天竺、乃至大食的商队,鼓励汉商西出,用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回他们的金银、宝石、良马、珍稀物产。更要设立驿站、补给点、护卫所,确保商路安全、便捷,让这条黄金商道,真正成为滋养大魏的血脉之一!西凉各州府,尤其是敦煌、酒泉、张掖这些节点,便是这血脉上的枢纽,依靠商税、过路费、服务行商,足以养活一方,甚至比单纯种地更富庶!”
马车在愈发昏沉的暮色中前行,车轮碾过砂石,发出单调而坚韧的声响,远处,一座依托着残破古堡修建的魏军军镇轮廓在暮霭中显现,几点昏黄的灯火倔强地亮着,如同钉在这片苍茫大地上的几枚星火。
王五听得眼睛发亮:“这买卖好!坐地收钱!可比种地来劲儿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