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宋抬眼,目光清亮如洗:“《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一章有讲:‘诚’,讲‘致中和’,前辈所谓的‘中’道,是先弃九十万性命于不顾,何谈‘诚’?何谈‘中和’?”
“当年若你肯与阁中众人商议,而非私下诱导家父、暗自出手,未必没有其他解法。”
“《论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辈若将自己代入那九十万文人,若知晓自己会成为‘弃子’,还会认为这份‘两害相权’是对的吗?”
冉秋眼底闪过一丝锐光:“你只知‘爱人’,却不知‘义’字重千钧!《论语》亦言‘见义不为,无勇也’。当年玄尘之祸,如燎原之火,若等众人商议出万全之策,天元早已化为焦土!”
“我引混沌军入关隘,看似‘不义’,实则是‘大义’,以小牺牲换大安稳,使得天元文人再度警醒混沌界,也让我实力恢复,你父亲词起白虽有错,却也懂‘舍生取义’。”
“若不是他肯担下‘棋子’之名,我如何能在今日斩杀玄尘?”
“‘舍生取义’从不是让他人舍生!”
词宋声音依旧平静,“孔圣言‘杀身成仁’,是‘杀己身’,非‘杀他人’!你让我父亲‘舍’九十万人性命,让玄尘‘杀’关隘文人,这不是‘大义’,是借‘义’之名行屠戮之实!”
“《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首在修心,你连‘爱人’之心都弃了,又谈何‘平天下’?若九十万亡魂泉下有知,知晓自己的死被称作‘小牺牲’,他们会认这份‘大义’吗?”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若我们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丢了,将‘屠戮’当‘大义’,将‘牺牲’当‘担当’,那文道传承,才是真的断了。”
词宋的话音落定,万书阁内静得落针可闻,只有屋檐露水缓缓滴落的细微声响,在凝重的空气里格外清晰。
冉秋捻着衣袍的指尖骤然停住,青白色的指节悄然绷紧,连衣料褶皱都似凝了几分力道。
他抬眼看向词宋时,眼底先前的思辨锐利渐渐褪去,反倒凝着几分难辨的沉凝,这已是第三次被词宋稳稳戳中要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