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内,落针可闻。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在无声鼓噪。
新后已立,出身清河崔氏。
帝王心思,深如寒潭。
凤落深宫,其鸣锵锵。
......
太祖昭烈皇后崔氏,讳茗,世系清河崔氏。其先出于姜姓,齐丁公嫡子食采于崔,遂为著姓。自汉迄魏,簪缨不绝,代有闻人。父绍,清河郡公;祖琰,魏太子太傅。后生而颖慧,姿容绝世,肌肤莹润若新雪初凝,眉间朱砂,艳如凝血,见者疑为洛神临凡。性清冷自持,喜怒不形于色,目光澄澈似寒潭静水,虽锦绣丛中长养,而神志通明,洞悉世情。
太祖以靖北伯领河北道经略使,行部至清河。时天下鼎沸,群雄并峙。崔氏宗老观太祖行止,见其龙行虎步,英睿天纵,有澄清宇内之志,乃谓:“此真命主也,崔氏当效古贤,附翼攀鳞。”遂以联姻请,欲纳后于潜邸。太祖素厌门阀交构,然重其清誉,未即峻拒。崔氏诚甚,阖族子弟名录、家财簿册尽献幕府,子弟才俊皆听调用,输粟助边,倾力以佐王业。后亦素闻太祖威名,心甚慕之。
后入幕府,典机要文字。虽出华胄,躬亲琐务,涤砚烹茶,毫无愠色。然才识卓荦,每参大议,片言析疑,辄中窾要。尝值廷议北境屯田法,诸臣胶柱,后徐曰:“《周礼》载师任地,辨土宜以制赋。今河朔地力殊异,宜分上中下三则,差等征输,民不困而粟充。”太祖拊掌称善。自是军国要务,多所咨决。凡度支转漕、版籍更造、流民归业,经其擘画,纲目粲然。北疆凋敝之局,赖后经纶,得速复元气。
靖平初,太祖践祚,定鼎幽燕,改元立极。时新朝肇建,百废待兴,而国本尤重。帝后虚位,中外瞩目。群臣屡上疏请立中宫,以正坤仪,安社稷。帝深思熟虑,以崔氏女秉性端淑,才德兼备,且崔氏于帝微时倾力襄助,功在国本,乃决意立后。
靖平元年冬十一月,帝御太极殿,宣制册命:“咨尔崔氏茗,毓秀名门,德容懋著。柔嘉维则,温惠夙成。佐朕于艰难,明达有识。是用祗告天地、宗庙、社稷,立尔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后受册宝于丹陛,服祎衣,戴九龙四凤冠,雍容肃穆,礼度无亏。百官拜贺,山呼万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