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这柄悬在百官头顶数十年的利剑,这令人闻之色变的特务爪牙,在新朝伊始,竟被新帝亲手削权!而且是大幅削权!将最令人恐惧、最易滋生冤狱的“风闻言事”、“罗织构陷”之权,直接套上了刑部和都察院的枷锁,这意味着,锦衣卫不再是悬在每个人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它的爪牙被严格限制在了宫禁安全和京城治安的范围内,虽然“拱卫宫禁”的职责依旧重要,暗中的耳目未必全消,但特务政治的色彩被大大冲淡了,笼罩朝堂数十年的阴云,仿佛被这道圣旨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透进了名为律法和程序的光明!
许多官员,尤其是那些清流和曾担惊受怕的官员,激动得几乎要热泪盈眶,新帝登基伊始,竟能如此果决地自断一臂--至少是明面上,这份气魄和追求“光明正大”的姿态,无疑极大地安抚了人心,也为新朝吏治开了一个好头,低低的议论声迅速在殿内蔓延,一股难以抑制的轻松与振奋之情,如同暗流般在百官中涌动、传递。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彷佛一直站在阴影里的身影,彷佛是想看看,这个曾经让大魏无数人不敢直呼其名,甚至名声差到可止小儿夜啼的秘谍头子,此刻会是什么表情。
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他很平静,平静到似乎早已接受这样的命运。
“臣萧平,领旨谢恩!必当恪守圣训,整肃部属,不负陛下重托!”
又一件大事议定,沐恩展开了又一份旨意,声音恢复了平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序,统御万方。册封李氏女明珠,温良敦厚,淑德含章,侍奉朕躬,克娴内则。特册封为贤妃,赐居景仁宫。”
“崔氏女茗,世家闺范,敏慧知礼,兰心蕙质,襄理宫闱,勤勉柔顺。特册封为淑妃,赐居承乾宫。”
“民女莫莫,秉性纯良,温婉贞静,深得朕心。特旨册封为贵妃,赐居永寿宫。钦此!”
后宫册封,情理之中,但旨意未免太过简洁,要知道在龙椅上这位还是靖王的时候,可是未曾成婚的,连王妃都没一个,怎么突然冒出来三个入后宫的女子?尤其对莫莫的身份只以“民女”带过,却册封“贵妃”且位居贤、淑二妃之上,赐居象征尊贵的永寿宫,其中深意,足够心思灵透的官员咀嚼良久。
可这毕竟是皇帝家事,册封的又是妃子,实在犯不着多管,百官也没出声,眼看这事就要过去,然而,就在这旨意余音将散,殿内气氛因削厂卫、封后宫而显得颇为和谐之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