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万元户”在当今内地还是一个很炫目的名头,她可是听丈夫说了:当前香江那边,普通公司的一般行政人员——b如前台小姐,或者负责端茶倒水、整理资料的文员——每月也就挣一千四五百港币。夸张一点说,周颂三首歌就卖出了香江普通人大半年的工资。

        “一万两千港币,相当於咱们多少钱?”夏琳懵懵懂懂地看着妈妈,“听起来很多?”

        “放在咱们这边,大概也是一万多吧。”夏颖随口应付,她没有具T算过汇率,毕竟是周颂挣的钱,她只是转告一声。相对来说,她倒是更关注另一个问题:

        “小颂,你王叔让我问你,钱是要直接打回内地,直接兑换成RMB,还是在香江的中国银行买成外汇券,再托人捎回来?”

        在当时,内地居民获得的外汇收入,处理路径不外乎这麽两种。

        “嗯……”周颂沉Y着看向妈妈,现在家里最需要钱的,显然就是云裳服装,那麽自然就要听妈妈的意见。

        “我这边收入还可以,不缺钱。”宋瑾摆了摆手,国庆虽然结束了,但云裳的生意依然红火——当然,不可能像国庆期间那样,一天卖四五十件衣服,但每天十件八件也是有的。宋瑾已经cH0U空通知工厂,要求加单了。“小颂,你想怎麽用?”

        说是不缺钱,其实也不尽然。从生意角度说,资金永远多多益善,尤其像云裳这样还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的新生企业。

        但是,宋瑾觉得,一万多块钱的港币,对个人来说当然很多,但如果投入大规模生产,其实做不了多少事情,而兑换成外汇券,又只能买一些稀有商品。相较於把钱用在云裳,她倒是想听听,儿子对这笔钱的使用还有什麽新鲜思路。

        -----------------

        “如果云裳不缺钱的话……”周颂沉Y了一下,他其实对这笔钱的用途是有自己想法的,“那麽,我想在中国银行香江分行开一个账户,把在香江挣到的钱存到里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