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太清楚该如何用5成的手指技巧,发挥出90%的效果了。
这首曲子是范宁前世小时候就弹过的业余十级考级曲目,从单纯“弹下来”的技术难点来说,对专业人士不算难。
但以范宁研究过无数唱片和现场的挑剔耳朵来看,身边那些专业人士弹得出彩的没有几个,他们手指机能良好,一气呵成,少有错音,但忽略了太多的谱面细节。
开头右手的弱起、抖动踏板踩法、分句之间的呼x1、需要突出的重音线条、13小节开始的强弱对b段、三个半音阶的首音需连续变强以带来紧凑感...范宁觉得,这是他发挥最好的一次。
“这,这...”这些有着良好绅士修养的教授们,竟然情不自禁出了声。
更夸张的是,包括院长在内,足足有三位评委手撑桌面,身T离席,微微颤抖,激动之情溢於言表。
“这不可能,如此浪漫迷人,诗意盎然,又带着神秘灵感的音乐,是他即兴出来的?不可能,我写都写不出来,哪怕给我一个月,不,一年!”钢琴系的默里奇坐在侧听众席的前排,双手撑膝,身T长长地向前面探了出去。
“深奥而富有幻想的乐思是一方面,还有...速度!!”坐在古尔德右手边的副院长许茨内心思索,“即兴者边构思边表达,必须不断地给自己的大脑留下空间,哪怕是那麽零点几秒,所以选择的速度大多不快。“
“而现在,创作出一条这麽绚烂的快速音流,还有大量重属、副属高叠和弦的应用,炉火纯青的离调...足以说明卡洛恩·范·宁的音乐技法烂熟於心,趋於本能,灵感达到了巅峰!”他盯着手中钢笔的笔尖久久出神...
“这是一次大师级别的即兴!我没有理由扣分。不,哪怕这是一次书面的作曲,我也找不到理由扣分,我必须给出20。”有一位副教授才听到约40秒,就毫不犹豫地划下了钢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