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夷洲血书”的故事如同野火般传遍大江南北。

        茶馆酒肆,说书人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达赫的逃亡与汉军的搭救;乡间村头,官吏和长者向聚集的百姓展示着血书的摹本,描述着夷洲的人间惨剧。

        “想不到海外还有我等同源之胞泽!”

        “倭寇!又是倭寇!当年他们杀我乡亲,抢我财物,此仇不共戴天!”

        “陛下仁德,派兵救了那些土人,如今更要为他们主持公道,这才是天朝气度!”

        “打!必须打!不能让村野治保那魔头继续逍遥!”

        民间的情绪被迅速点燃,对夷洲土人的同情与对倭寇的历史仇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主战舆论浪潮。

        百姓们纷纷称颂皇帝仁德,支持朝廷出兵,荡平夷洲,解救苍生。

        ——

        见时机已然成熟,刘盈再次于未央宫宣室殿召集群臣,商议出兵夷洲之事。

        与上一次的激烈反对截然不同,这一次,朝堂之上的气氛已然逆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