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令,将倭国青壮年平民乃至部分拖家带口的家庭,大规模迁移至大汉本土。
名义上,这是仁慈的“天恩浩荡”,给予这些“受村野治保邪魔蛊惑、身负罪孽”的倭人一个“赎罪自新”的机会。
刘盈授意儒生和方士,精心炮制了一套说辞:
“尔等倭人,先前纵容村野逆贼,行食人暴虐之举,天地不容,业障深重。此罪孽若不洗刷,非但今生为奴为仆,死后魂魄亦不得安宁,永堕畜生道,来世世代代皆受苦难。今太子殿下仁德,开‘改造’之门,允尔等以劳役赎罪。赴大汉辛勤耕作、开矿筑路,以汗水洗涤罪孽。此乃皇恩,亦是尔等唯一超脱之道。”
这套结合了因果报应、轮回思想的“罪孽烙印”说,由通译和投诚的倭人贵族反复宣讲,如同精神枷锁,配合着军队的强制迁移,将倭国平民打得晕头转向。
离乡背井的恐惧,被一种对未知惩罚的更大恐惧和对“赎罪”的渺茫希望所覆盖。
他们像牲畜一样被编队,登上前往大汉的海船,等待他们的是繁重的苦役,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已然麻木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感恩”——毕竟,这似乎是唯一避免永世受苦的希望。
刘盈成功地将物理上的奴役,包装成了一场灵魂的救赎。
其二,顺昌逆亡,对上层阶级的残酷铁腕清算。
对于倭国原有的公卿贵族和武将,刘盈的策略则更为直接和冷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