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沉重的压力,让刘盈无时无刻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第801章改造倭国,汉人东渡
而朝堂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
刘盈最为倚重的情报利器——绣衣使者,在屡立奇功的同时,其日益膨胀的权力和无处不在的监察,也引起了众多朝臣的忌惮与不满。
弹劾绣衣使者指挥使郑茂“滥用职权、构陷忠良、权势熏天”的奏章,几乎每隔几日就会堆满刘盈的御案。
言官们引经据典,痛陈特务政治的危害,恳请陛下裁撤绣衣使者,或至少限制其权柄,以正朝纲。
面对这些奏章,刘盈只是淡淡一扫,便命内侍将其悉数搁置一旁,不予理会。
他深知绣衣使者的双刃剑属性,但在应对穿越者对手的巨大威胁面前,一个高效、隐秘且绝对忠诚的情报网络是不可或缺的。
朝臣的反对,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和传统士大夫对“秘密警察”的天然反感,与刘盈所面临的全局性危机相比,轻重立判。他需要绣衣使者作为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至少在彻底清除村野治保和阿提拉的威胁之前,这把刀还必须紧紧握在手中。
与此同时,刘盈颁布了一道让许多朝臣愈发不解的诏令——大规模招募忠诚可靠的大汉子民,移民至新征服的倭国本岛,进行开发建设。
诏书之中,刘盈并未提及具体的资源目标,只是强调“教化蛮荒、永镇东疆”。
此令一出,不仅部分朝臣私下议论,认为陛下此举简直是“暴殄天物”——将忠心耿耿的汉军精锐和良家子迁往那等偏远、贫瘠且多火山地震的“不毛之地”,是极大的浪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