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拖沓推诿的少了,今天下午环保局副局长还主动找我,说要重新上报整改时间表。”

        徐志国点头,心中笃定。他知道接下来工作不会轻松,可能触动更多利益,但只要和李毅飞同心,就有信心啃硬骨头。

        回办公室后,徐志国没下班,打开灯仔细翻阅李毅飞给的文件,不时勾画记录。

        第二天一早,徐志国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传达李毅飞关于农业和环境治理的思路方案。

        起初有人嘀咕“杂粮加工太小,没政绩”、“灌溉翻新资金缺口大”,但徐志国把李毅飞的分析、政策、资源对接说明后,杂音没了,大家都表态坚决执行。

        散会后,徐志国亲自带环保局长去污染企业。

        老板起初还摆困难、讲条件,暗示“大不了停产”。

        徐志国这次底气足,毫不退让,亮明补贴政策、贷款渠道和执法底线,态度坚决:“整改是唯一出路,县里支持真心整改的企业,但绝不容忍敷衍塞责!”老板们面面相觑,最终软化,承诺立即请专业机构制定方案,确保达标。

        接下来几天,徐志国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去农业局督促灌溉修复,一会儿去兴盛镇考察旅游项目,一会儿去杂粮种植户家了解情况。

        虽然累,但充实,脸上笑容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