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其他耳朵都悄悄竖了起来。靠里面的小赵、小孙也停下了敲键盘的手,目光投向这边。

        听完李毅飞的解释,大家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夹杂着一丝“年轻人就是爱折腾”的了然。

        王衡从堆积的文件里抬起头,隔着眼镜片瞥了一眼,没说什么,又低下头去,只是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众人旋即又沉浸回各自的文山会海中,键盘声和翻纸声重新成为主旋律。

        扫描完毕,李毅飞回到座位。屏幕上,他编写的小程序界面简洁得近乎朴素。他熟练地导入扫描后的电子文档包。

        程序开始安静地运行,后台进行着OCR转换、段落分析、关键词提取。

        它的核心任务,是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剔除文件中大量冗余的套话、重复的背景描述、繁复的格式修饰,直取核心的政策要点、关键数据、主要结论和待议事项。这是一个信息提纯的过程。

        很快,处理后的结果呈现出来。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逐页、手动摘录的厚厚文件,被浓缩成一份结构清晰、要点突出的电子摘要。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对于文件中涉及的各类数据指标——增长率、投资额、占比变化——程序自动提取并生成了直观的柱状图、折线图。冰冷的数字瞬间拥有了视觉形态,趋势、对比、异常值一目了然。

        李毅飞没有停顿,立刻投入到下一阶段。他以这份精炼的摘要和可视化图表为基础,打开演示文稿软件。

        指尖在键盘和鼠标间流畅切换,思维导图式的框架快速搭建,关键数据和图表被精准嵌入,辅以简洁有力的说明文字。

        一份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视觉传达高效的PPT初稿在他手中迅速成型。与此同时,一份配套的书面总结报告也同步撰写完成,报告结构严谨,数据翔实,结论明确,将复杂信息梳理得条理分明。

        时间在极致的专注中悄然流逝。窗外的阳光从明亮变得柔和,渐渐染上金辉。当墙上的时钟指针悄然滑向下午五点,司长办公室的门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