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毅飞。他顺势抛出了那个盘桓在心头许久、也是此行的关键问题:“校长,您说得太对了。
说到‘患’,像我们川省这样的地方,地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您觉得,以我们现在这些教学楼的质量,如果……如果遇到比较强的地质活动,能扛得住吗?
或者说,您对当前学校建筑的抗震能力,整体上有信心吗?”
问题很直接,甚至有些尖锐,但李毅飞迫切地需要了解这位务实校长的真实看法。
校长没有丝毫的犹豫或回避,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毅飞:“自从我接手这所学校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持续不断地加固我们的教学楼,一砖一瓦都不敢马虎。
同时,我们坚持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把防灾逃生的意识刻进大家的日常里。
至于其他学校……”他略微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为审慎,“各地情况不同,投入和重视程度也有差异。
我只能说,我们学校现在的标准,是远远高于过去的,也高于一些维持原状的地方。”
坦诚而富有深意的交谈让时间过得飞快。临别时,李毅飞郑重地向校长鞠了一躬,心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这位校长所坚持的,正是他所期盼的“防患于未然”的实践者。
回到酒店房间,李毅飞顾不上身体的疲惫,立刻将背包里的笔记本、相机拿出来。他摊开本子,拧亮台灯,开始全神贯注地整理这一天的收获。
他详细记录了走访的每一所学校:学校的名称、位置、主要建筑的年代、结构特点、校园布局、校方提到的关于学生安全管理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