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过财富在权力面前的不堪一击,也听闻过才华在无形压力下的黯然消逝。那些无声的湮灭和希望的破碎,深深印刻在他的记忆中。

        他比谁都清楚,在强大的力量面前,财富和名声的脆弱。某些时刻,一支笔便能轻易改写命运。那种无力感和绝望,是再优越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填补的空洞。

        正因体会过彻底的失去,他才更明白什么是值得守护和改变的。对他而言,重获学习的机会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为自己立下了三个目标。第一个:进入顶尖学府,重塑根基。这目标早已实现。凭借过往的阅历和今生的刻苦,他以优异成绩进入燕京大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积蓄力量。

        第二个:利用对某些趋势的洞察,为国家规避或减轻一场重大灾害的影响。为此,他曾殚精竭虑。

        那个牵动他心弦的年份,他倾尽全力撰写文章,试图发出预警。当得知国家确实因此加强了防范措施,他心中的重负才得以释然。

        此刻,站在这中央选调生的考场外,吸入清冽的空气,他正全力以赴地奔向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目标:通过选拔,进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实实在在地做些有益于民众的事。“

        若不实现这第三目标,岂非辜负了这世机遇?”这个念头带着决绝,时常叩击他的心。

        体制的复杂、条框的约束、等级的森严,他心知肚明。但他更清楚,正是这套体系维系着庞大国家的运转。

        它并非完美无缺,但也因此更需要正直、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去参与、去完善。“世界总有需要修补之处。”他默念。他愿意成为那个修补者,哪怕穷尽一生,也只能修补小小一隅。

        李毅飞为自己设定的方向无比清晰:无论未来身处何种岗位,职位高低,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必当竭尽全力,无愧于心。

        他要对得起脚下的土地,对得起燕京大学的培养,更要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为国为民”的庄重承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