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封疆悍卒 >
        “青州与我谷往来最密,若能吸引青州的文人举子来谷中,自然会让他们亲眼瞧见谷里的活法。女子如何分担事务,军民共餐如何齐心,连老农都能握着算筹核收成。这些亲眼所见的实在好处,比千言万语都有分量……”

        他继续说道,“他们回去后,哪怕只在茶肆里随口一提铁林谷,也胜过咱们费尽心机去游说。《周易》言’穷则变,变则通’,青州的文人先通了,其他州府自然会跟着看。到那时,不用咱们求着他们认,他们自己就会寻过来……”

        ……

        不论如何,该做的准备已陆续铺开。

        正如南宫珏所言,变化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早先种下的种子,有的依旧在蛰伏,有的开始生根发芽了。

        第一批携着墨香炭南下开封的商队,带回了八百余套订单,单是齐州的商户,便一口气订下近三百套。

        巨额的银票流入谷中,很快化作白花花的银子,撒向了铁林谷与青州周边的田畴。

        新推的佃租制度在青州掀起不小的波澜,甚至有乡绅大户联名向府衙递状,哭诉此举“坏了千年田制”,却被秦同知几句话驳了回去:

        “佃户多打粮,方能如期缴足皇粮;仓廪丰实,方能备荒年、应边急。朝廷设官牧民,原是要让千里沃野尽其用,让万姓足食安其居。铁林谷佃租制能让青州岁入增两成,能让逃荒流民少三成,于国于家皆有益,何错之有?”

        入了深秋。

        忙完秋种的农人终于歇下了手里的锄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