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沿岸,乃至更南方的东非海岸,奴隶贸易本就是一项古老而利润惊人的生意。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甚至本地部落酋长,都将掳掠和贩卖人口视为重要的财源。以往,奴隶的主要买家是阿拉伯半岛的贵族、奥斯曼帝国的宫廷和种植园,以及少量被佛郎机人转运到更遥远的地方。如今,一个需求更庞大、出手可能更阔绰的新买家出现了!
“这...特使大人,购买‘契约仆役’自然可以商议!阿巴斯港本就是自由之港!”米尔扎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只是不知,贵国所需数量几何?对‘仆役’有何具体要求?价格方面...”
“数量?”杨哲轻轻敲了敲桌面,“多多益善。强壮、健康、年轻者为佳。价格,随行就市。我大魏商行,不缺金银,只缺劳力。总督阁下可放心,凡促成此等‘劳务输运’者,我海外都督府,自有厚报。”
“劳务输运”...杨哲用了一个冰冷而精准的词,将血腥的奴隶贸易包裹上了一层“契约”和“开拓所需”的外衣。米尔扎心领神会,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好!好!特使大人快人快语!此事包在本督身上!条约之事,亦好商量!好商量!”
第六百九十二章航向
他仿佛已经看到滚滚的金银和来自大魏的珍贵丝绸、瓷器流入自己的库房。
会谈的气氛瞬间变得“融洽”起来。细节的讨价还价在觥筹交错间进行。当杨哲最终在条约文书上签下自己冷硬的名字,并盖上海外都督府大印时,阿巴斯港西侧那片荒凉的海滩,连同波斯湾规模庞大的奴隶贸易网络,已然被纳入了大魏西进的棋盘。
堡垒的基石,又多了一块,而冰冷的链条,即将跨越重洋。
......
离开阿巴斯港,船队沿着阿拉伯半岛崎岖的海岸线继续南下,天气愈发炎热,海水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宝石蓝。绕过被称为“世界之角”的哈丰角(瓜达富伊角),强劲的西南季风推动着船队,驶入了更加浩瀚而陌生的海域--印度洋的西部扇面。
这一日,领航官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在“定海”号甲板上响起:“正前方!‘僧祇人之地’(东非)海岸!基尔瓦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