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大魏风华 >
        那里,李易一身素色军服,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那道疤痕在殿内光线下显得格外深刻,眼神沉静,不卑不亢。

        “李易。”

        “末将在!”李易跨步出列,甲叶微响,抱拳躬身。

        卿坐镇中京,隔绝草原,如国之砥柱,功在社稷,”顾怀的声音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晋尔为镇军将军,加太子少保,仍总督中京道及北境边务,提督军务,节制诸军,拱卫北疆。”

        镇军将军不是大魏武职的终点,但“总督中京道及北境边务,提督军务,节制诸军”的权柄,已然是北境军方,不,应该是大魏军方的首位人物,这既是对李易沉稳持重、坐镇国门能力的最大肯定,也在向百官昭示,草原的威胁远未解除,而龙椅上的新帝也从未把覆灭辽国当成北方战事的结束。

        “末将李易,谢陛下隆恩!必当恪尽职守,保境安民,不负圣望!”

        接下来便是一众追随顾怀北伐的将领,升官的升官,晋爵的晋爵,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应该算是新朝的“从龙之臣”,因为北境军功集团才是毫无保留地拥戴着顾怀,是顾怀掌控兵权、震慑四方的基石,顾怀登上帝位,这每一次封赏,都在强化着北境军功集团在朝堂上的分量。

        顾怀的目光又落到文官队列中的沈拓身上。

        这位御史,严格来说和顾怀的交集并不多,甚至于可以说,在当初京城保卫战落幕后,沈拓写出那份《顺民伐辽安国疏》之前,他在朝堂上甚至都不怎么引人注意,所以无论是谁都没想到居然会是他首倡北伐,从此掀开了魏辽国战的新篇章--而在那之后,这位御史素以刚直闻名,在朝中也算清流中坚,杨溥更是将他视为未来朝堂里不可或缺的官员,一番培养,便能是顾怀登基之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朝堂中坚人才。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沈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