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大魏风华 >
        “人心思利,甚于畏威!一片数倍于中原的无主沃土摆在眼前,朝廷只需打开闸门,指明方向,自有无数为了发财、为了土地、为了子孙基业的百姓,会前赴后继地扑向博安洲!他们会比任何官府更高效地开垦荒地,建立据点,繁衍人口!他们会自发地抱团,形成村镇,推举头人,制定乡约!他们会为了保卫自己流血换来的土地,比任何官军更勇猛地与土蛮搏杀!朝廷的意志,会随着这些拓荒者的脚步,随着转运使司的驿站,随着往来不绝的商船,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博安洲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郑功、任彬,最终落在萧哈鲁身上:

        “至于辽汉之别?在博安洲那共同的蛮荒、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面前,这区别还有多少意义?中原的魏人想发财,定北府的辽人想摆脱故土的压抑和隔阂,博安洲就是最好的出路!让他们一起去!一起流血,一起流汗,一起在那片新土上建立家园!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的子孙只会知道自己是博安洲人,是大魏子民!此等融民于无形之功,岂是强令屯垦、划地分居所能比拟?”

        顾怀重新坐回御座,声音带着冷厉与坚决,宣布了不容置疑的终极裁决:

        “至于交通阻隔,政令难通?朕坐在这龙椅上,看着清池那些日夜轰鸣的锻锤,看着工部密档里那台故障频仍却力量惊人的‘火室转轮’...焉知十年、二十年之后,不会有铁马驰骋于博安洲的旷野?不会有更快的船劈开万里波涛?朝廷的目光,当放在定规立矩,放在开拓航路,放在精研这‘格物致知’之力上!而非因噎废食,畏首畏尾!”

        他最后看向杨哲,一字一句,如同将帝国的意志镌刻于铁板之上:

        “《大魏海外拓殖特许律令》,就依卿所拟框架,着内阁会同海外都督府、户部、兵部、刑部,三日之内,完善细则,明发天下!通告各藩属!同时,传旨江南总督徐缙:第二次下南洋船队,分出一支偏师,搭载工部勘矿、农部选种之吏员,及首批转运使司属官,直航博安洲!目标--赵平勒石之地!建立第一个‘博安洲转运使司’!为后续持特许状之民船,点亮灯塔,开辟前站!”

        “臣等领旨!陛下圣明!”

        片刻的死寂之后,山呼之声,前所未有的整齐与炽热,几乎要掀翻太极殿的蟠龙藻井!无论是郑功眼中对土地的渴望,任彬心中对征伐开拓的向往,张阁老残余的忧虑,还是萧哈鲁那混合着激动与希冀的光芒,此刻都被这煌煌帝王的宏大蓝图所统摄、所点燃!

        杨哲深深俯首,嘴角那抹难以察觉的弧度似乎深了一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