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帝王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终结所有争论的威严,“萧副使之言,深得朕心,这‘拓殖特许’之制,你海外都督府,想必早有腹稿?”
杨哲深深一躬,枯寂的眼底毫无意外之色,仿佛一切皆在预料之中:“陛下圣明,臣确有所思。此制,非凭空而来,臣观泰西佛郎机等国,其海外拓殖之基,便在于‘特许’二字,其国君王,授予豪商巨贾以‘特许状’,许其组建商行,招募私兵,建立据点,开拓贸易,甚至代表其国家宣战媾和,其商行所至,国旗随之,利益所驱,无远弗届。”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又精准冰冷:
“臣以为,可效其精髓而更张之,制《大魏海外拓殖特许律令》:其一,在当初的江南私掠证基础上,设‘特许状’等级。甲等:许组建武装拓殖商行,可拥有私掠船,于无主或敌对地域武装拓荒、建立据点、宣示主权、进行贸易,其占据之无主土地,经朝廷勘界使核准,可享九十九年完全产权,仅需缴纳象征性‘皇权金’;乙等:许进行大规模贸易、移民屯垦,占据无主土地享五十年产权;丙等:许个体或小团体移民、垦殖、贸易。”
“其二,凡持甲、乙等特许状者,其拓殖商行内部事务,朝廷原则上不干涉,唯须遵守《大魏律》根本,禁戕害同族,禁蓄意灭绝土蛮,所获土地矿产,朝廷拥有优先收购权。其商行武装,需接受海外都督府或当地转运司节制。”
“其三,于博安洲及未来其他新拓之域,择天然良港要冲,设‘转运使司’,直属海外都督府。转运使司只掌:勘界定土、征收关税及特许地税、传递朝廷文书邸报、维持基本秩序、仲裁重大纠纷、提供有限庇护。其余民政、赋税、防务,尽由各拓殖商行或移民聚落自理!”
“其四,颁《先占令》:凡于朝廷未宣示主权之新地,无论天涯海角,大魏子民率先登陆,勒石或树旗刻‘魏’字为记,并维持实际占据一定年限,经转运使司勘验无误,即可自动获得该地丙等特许产权!朝廷承认并保护其私产!”
杨哲的语速平稳,却字字如重锤,敲打在每一个朝臣的心上--这哪里是什么律令?这分明是给天下所有野心家、冒险家、亡命徒、破落户、乃至被中原土地束缚的魏人,还有如今被占领辽境的辽人奚人,发放了一把开启新世界、攫取泼天财富与土地的****!朝廷付出的,仅仅是“特许状”一纸文书和几个象征性的转运司!而收获的,将是整个博安洲以惊人的速度被打上大魏的烙印!
而龙椅上的顾怀,眼神则是更加幽深了几分。
他看着杨哲,沉默地想道,难怪这个“毒士”之前在暖阁内面对自己的帝王之怒,却没有丝毫对于生死的畏惧,大概在他第一次远航到达终点时,就已经在想这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