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大魏风华 >
        第六百四十九章远行(六)

        这个时节的北平晚风已经带上了刻骨的寒意,街角的尘土与枯叶打着旋儿被卷起,落在屋顶上或者水池里,等待着化作明年的春泥。

        这座被定为新都的城池,如今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蜕变,昔日边关军镇的粗粝尚未褪尽,但新的骨架已在喧嚣与尘土中野蛮生长,立屋修路的号子声从城池的各处闷闷传来,如同沉睡巨兽的呓语,街道两旁,新砌的砖石地基与残破的旧屋犬牙交错,巨大的木料在号子与皮鞭声中,被汗流浃背的民夫一寸寸拖向远方,空气里混杂着新木清香、泥土腥气、汗水的酸咸,以及街边食肆冒出的浓烈油烟气。

        街角一处简陋食摊,几张油腻矮桌,几条吱呀长凳,便是这宏大图景下最底层的烟火,一个青衫身影独坐角落,吃相很斯文,即便面对一碗最普通的阳春面,也给与了对食物应有的、近乎刻板的尊重,他挑起几根面条,吹散热气,缓缓送入口中,细嚼慢咽,目光却越过粗瓷碗那粗糙的边沿,越过蒸腾的白雾,投向这喧嚣混乱、尘土飞扬的街景。

        他的眼神很静,像结了冰的深潭,映着眼前的一切:为生计奔波的商贩、趾高气扬的新朝小吏、麻木瑟缩的流民、呼朋引伴的匠人...形形色色人流在这尘土飞扬的街道上涌动,杨哲看得入神,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玩味的笑意。

        他喜欢这种混乱中的勃勃野心,喜欢看蝼蚁般的人群在时代巨轮下挣扎、适应、或被碾碎,这比井然有序的盛世有趣得多,他能从这粗糙的砖石、飞扬的尘土、鼎沸的人声中,清晰地“看”到未来--巍峨宫阙拔地而起,宽阔御道贯穿南北,万国衣冠来朝...一个“一城镇天下”的煌煌巨都正在孕育,他享受这缔造过程中的所有混乱、血腥与不确定性,如同享受一盘精妙的棋局。

        然而当他的目光掠过那些渐渐成型的规整街巷雏形,掠过那些张贴的、强调秩序与生产的布告时,那丝玩味的笑意便淡了下去,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太快了,也太稳了。

        乱世将息的征兆越来越明显,那令他沉醉的、可以肆意拨弄风云的混沌舞台,正在被一种名为“秩序”和“建设”的东西迅速填充、固化,这让他感到一种索然无味的...厌倦,就像一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大戏,眼看就要落入一个四平八稳、可以预见的结局。

        最后的玩具已经没了,辽东女真早晚会成为大魏的一部分,如果天下重归一统,那么波澜壮阔的时代就要落幕,魏辽争霸百年的大世已经划下了句点,接下来就算是唐宗之治,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无趣。”他近乎无声地自语,端起粗瓷茶碗,抿了一口冰冷的茶水,略微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就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蜀地是盘好棋,可惜对手太强,落幕得太快;扶持女真,本想看他们与辽国、与大魏上演一场精彩的“三国争杀”,然而完颜阿骨打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金国也需要时间才能完成蜕变--结果就成了靖王手中一把指向明确、操控自如的利刃,翻不起他期待的大浪。

        这天下大势,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强行抚平的褶皱,正在变得乏味至极,几年前杨哲推演天下,总觉得这世道就要迎来极致的混乱,魏辽终有一个要倒下,其他食腐的国度乘势而起,再厮杀个几十年,结果没想到才这么短的时间,那些“乐子”似乎就都结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