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大魏风华 >
        那要是没那么多案子可查怎么办呢?

        最惊悚的部分来了--没有案子,那就制造案子,从古至今这样的事还少么?只要统治者不信任官员,喜欢通过内部监察的方式来督促百官,那么监察部门和百官就彻底站到了对立面,你不倒霉我怎么升官?

        所以真的不难理解为什么最近朝廷上那些官员看锦衣卫的眼神越来越奇怪,而深处安置着锦衣卫官署的那条葫芦巷子,也为什么越来越阴森了。

        这些事情顾怀都知道,所以他回汴京,在回国一趟家,祭拜过赵轩,见过杨溥之后,他的下一站,就是这条当初他曾亲手建立锦衣卫衙门的巷子。

        巷子深处,那座门脸寻常、却让汴京百官富户谈之色变的锦衣卫官署,沉默地匍匐在愈发深沉的雪夜里。

        这一天顾怀走了很多的路,所以他玄色道服的下摆,早已被雪水浸透,沉甸甸地贴在靴筒上,他抬脚踏过官署那被积雪半掩的高门槛,靴底落于前庭冰冷的青石板上,一声闷响,在死寂的庭院中异常清晰。

        值夜的番子如同生长在阴影中的石笋,纹丝不动,唯有在玄色身影掠过身侧时,单膝跪地的动作带起极其细微的绣春刀摩擦声,旋即又沉入比雪夜更深的静默,空气里,桐油保养兵器特有的刺鼻、陈旧卷宗散发的霉味、以及一种无形无质却令人脊背生寒的煞气,混合成一种独属于此地的、沉重而压抑的浊息,顽强地对抗着门外涌入的凛冽清新。

        顾怀的脚步没有停留,步履沉稳地穿过前庭,这里的陈设布局没怎么变,依旧还像当年秘谍司刚刚改成锦衣卫时的样子,顾怀还记得他第一次接手秘谍司的时候,那些在阴影里或站或坐,沉默听他说着话的人们,当初他说的那些话,估计没几个人当真,然而最后却都变成了现实。

        就是不知道当初那一批见证这一切的人还有多少活着。

        雪粒子扑打在顾怀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带来细微的刺痛,却未能扰动他眼底深潭般的沉凝,他的目光越过那些如同墓道翁仲般肃立的番子,越过庭院中央那口结着薄冰、早已废弃的石井,最终落向官署最深处那座被高墙围拢的独立小院。

        那里,是这座庞大冰冷机器的中枢,是无数令朝野震怖的驾贴飞出的源头,也是如今的汴京城里,唯一依旧保持完整职能,还没有北迁迹象的衙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