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声音让跪在地上的辽将们收回看向城内乱象的目光,顾怀没有下马,低头俯视着这几个在魏国兵部早已挂名,堪称辽国军部中坚力量的将领,淡淡说道:
“你等可愿降?”
没有人回答,几个辽将的嘴角都是一样苦涩,亲手击溃了这数万大军,并且把他们按在路边亲眼看着这大军崩溃场面,再来劝降...这位魏国靖王的风格可真是强硬到了极点,降或不降--现在还有意义吗?大定府已经完了,魏军已经打开了通往上京的大门,还会有奇迹么?
恐怕现在大定府里还活着的辽人没一个能乐观得起来。
那么此刻靖王的劝降姿态也就可以理解了--不是指望你们真的为大魏效力,而是为后面的辽人做一个表率,只要此时点了头,死是肯定不会死的,大富大贵是肯定跑不了的,只有让其他辽人知道投降能过得不错,那么接下来的战争才会更省力。
当然,不投降也没事,今天大定府的人死得够多了,再多死两个也没事;局势已经这样了,你们不投,自然会有人投,到时候再找两个人当招牌就是,还真以为非你们不可?
事到如今,一切都无所谓了!
数万大军,一朝崩溃,除去逃跑的,投降的,自相残杀的,负隅顽抗还在巷战的士卒能有多少?有个七八千就算不错了!而且这溃败局势必然会影响后面战事中的辽人,望风而降不太可能,但若是连九万大军依托大定府都拦不住魏人,还有谁能拦住?没打起来,辽人就得先觉得自己要输!
认清了眼下的形势,几个辽将苦涩地对望了一眼,都俯首道:
“我等愿降...但还请靖王少造杀业,把消息传出去,城中辽军也会投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