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大魏风华 >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魏军出榆关几乎横穿了半个中京道以及整个上京道,已经快要打到草原,有李易坐镇中京,草原的兵力过不来,各地的支援兵力有没有胆量直面接连大胜的魏军与金军暂且不论,在大定府辽军最后的京畿防御力量被一战打散的情况下,就说那些援军要赶到上京城,起码也得十天半个月--而这些时间已经足够把城里的人围到绝望了。

        当初辽国南侵犯的最大的错是给了顾怀时间,而这一次顾怀很显然不打算重蹈覆辙,第一次攻城的失利在他意料之中,从本质上讲这次攻城就是为了试探上京的实际情况,在大军尚未赶到的情况下想要以七千骑兵破城而入或许是有可能的,但辽帝选择了留在这里,就让这种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而试探的结果也让顾怀很满意--上京城的情况只会比他想得更糟。

        怯薛军这样的精锐兵种已经死在了大定府,大辽宫城的禁军虽然不至于像大魏禁军那样废物,但百年来从未经历过战事的他们在面对血肉横飞的攻城战时很容易陷入崩溃,协助守城的青壮虽多,但大多出于畏惧而不是处出于对辽国的忠诚,守城器械不算足,起码连缴获的火炮都没几门,想必这些年上京守备的官员贪了不少,这倒也是人之常情--谁会想到有一天连国力鼎盛的大辽帝都都要陷入围困呢?

        所以辽帝的旗帜虽然笔直地立在那里,但顾怀估计辽帝这一刻的心情可能不会太好,如果连顾怀都会为辽国贵族的堕落程度感到惊讶,那么辽帝所感受到的大概就是深入骨髓的愤怒。

        综合以上种种,顾怀的判断是--只要破城,这座帝都就算是完了。

        在接下来的一日一夜里,魏军组织了三次攻城,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每次都只能借助战马的高机动性不停转换攻击的城墙,下战马爬云梯悍然拔刀拼杀,这对于骑兵来说实在是太磕碜了点,而且城内的兵力虽然不足以完全守卫四面城墙,但亲临战场的辽帝指挥调度还一直没出错,由此可见他那句“大辽的天下有一部分是他亲手打下来的”应该所言不虚,于是当又一天黎明到来时,疲惫而且战损颇重的魏军再次开始了退却,而城墙上的灯火似乎也由此明亮了几分。

        该怎么破城?会怎么破城?这是此刻萦绕在所有人心中的问题。

        第六百三十一章烈焰焚阙(十五)

        单就这点魏军的兵力还能顶得住几次强攻?辽帝的旗帜还能组织起多久的人心?曾经坐镇万里疆域的帝都此刻居然是那么地无助和凄凉,仅仅七千敌军啊...还都是骑兵,以上京的体量,居然有朝一日会面对七千魏军的强攻也颇有些无可奈何只能死守么?大厦将倾日暮西山的感觉在此刻无比强烈地萦绕在所有人心头。

        这一切...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