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万历明君 >
        不过,这是官方说辞,虽然事实大差不差,但措辞就太过克制中性了。

        实际上,此案的争论不可谓不大。

        士林坊间流传了无算的个人笔记。

        对此事的评述中,往往暗藏着对太祖处置方式的不满,以及引经据典与此喊冤,定性自然也要加一个字,叫“南北榜冤案”。

        一方面是为朝廷打压南人而委屈——科举都是各凭本事,哪有考上还废黜的道理?

        北人无一录取,不过是技不如人,说不得还是北人先天就差了一畴,怎么有脸抱怨的?

        难道某一科所录进士尽皆超过三十岁,那二十多岁的士人就能藉此喊冤申诉么?没道理的事!

        另一方面更是愤恨于太祖不教而诛。

        非要说科场舞弊,证据又在哪里!?

        不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才恬不知耻地给主考官按上一个谋逆的罪名?

        说到底还是为了所谓的调停之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