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以南北之争大兴刑狱就过了。
取而代之的是,对某些不满清丈的士绅大户,进行有限度的精准打击。
从王锡爵、殷正茂、汪宗伊等一干南人的反应而言,显然是认下了申阁老退的这一步。
至于谁在这个范围里,那就心照不宣了。
东阁大学士王锡爵上前一步:“陛下,申阁老此言在理。”
“此类妖书,自然逃不过法网,明正典刑不过题中应有之意。”
“但,正所谓师出有名,若是以妖书挑拨南北之言大兴刑狱,诏令到了地方再加以倍之,只怕多出抱怨之语的百姓士人亦要为之牵连,如此恰恰遂了贼人的意!”
“不妨就以申阁老之言,只对几家报社加以审问,揪出其背后干涉大政的豪右即可。”
被挑拨的赤民必然无辜,出言抱怨的小地主无可厚非,撰写妖书的士人勉强原谅。
只有阻挠清丈的幕后豪右,必须重拳出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