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乱故事其二:丝绢案后续
看到很多读者感兴趣,这里说一下丝绢案后续。
历史上的情节走向,在万历年之前,都与本书描写的一致。
大概就是嘉靖年间有人以“丝绢均摊五县”而上访,不过巡抚巡抚,到当事人,全都被徽州府拖死了也。
然后帅嘉谟在隆庆四年开始到巡抚衙门上访,海瑞批复之后十五天就被调走了。
再之后帅嘉谟到南京上访,先是找了一个姓宋的御史,得到了都察院的支持,批复为“均税”,南京户部模棱两可,让徽州府彻查,给个方案。
遗憾的是帅嘉谟回去的途中跑路了,去了千里之外的湖北江夏——这里是他事后自述的“回途遇害,羁縻远避,未申情款”。
没了当事人,事情肯定又拖住了。
一直到了万历三年三月,事情峰回路转。
因为户部送了一道文书给南京巡抚,说“奉圣旨:户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到部,送司”。
也就是说,皇帝想追究这个事,考虑到历史上这个节点的政治环境,合理推断是张居正的意思——毕竟当初帅嘉谟奏陈此事的时候,就用了新政做筏,反正就是苛捐杂税跟一条鞭法的国策有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