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万历明君 >
        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微词。

        譬如批评朝廷的劳民伤财,表演花拳绣腿只为让百姓相信自己被保护云云。

        亦或者此番耀武耀威,不过是近年以来,谋逆者甚众,恐吓赤民而已。

        甚至还有说皇帝不顾祖宗成法,穷兵黩武,只为压榨各省赋税,随时镇压不服。

        这等状况,以往的朝廷要么抓些倒霉蛋立威,要么信了广开言路的说法,自己受受气也就过去。

        如今的行事风格却大不相同了。

        通政司立刻开动宣传机器,破天荒地请了一名翰林院学士做为特约评论员,在新报上文白互译长篇点评。

        简而言之。

        翰林院认为,自阳明后学泛滥以来,我朝一度军队形象败坏、民族意识低迷、家国认同扭曲。

        翰林院指出,政治仪式,乃规范、程序、象征之工具,只有效用之优劣,而无善恶之与否。

        翰林院强调,此次大阅,使民用财,物有所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