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万历明君 >
        朱翊钧端起一把火铳,兴致勃勃地翻来覆去:“钱大匠,为朕与诸卿逐一说说罢。”

        不是小朱藏拙,而是关于火器的技术问题,除了最基本的常识外,其余他真不懂。

        政治和哲学是前世职业对口,干这一行的,多少都懂点,至于火器,恐怕只有胜天半子那种履历才会爱好了。

        兵仗局太监闻言,连忙让出身位,将钱大匠显了出来。

        后者显然不太习惯这种场合,支吾好半天:“陛下手中所持,乃是火铳……”

        朱翊钧无奈打断:“朕知道是火铳,直接说新在哪里。”

        常识他还是有的,手铳按点火方式,如今有两种。

        其一是火铳,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枪管子,一人持枪瞄准,一人往里面加弹药,因为引火方式,得靠往火门里扔烧红的铁丝、火炭,又称之为火门枪,既不方便,也没准头,在手持火器里,已经是落后的品种了。

        还有一种是鸟铳,嘉靖年间由日本引入,在火门枪的基础上添加了照门、照星、铳托、铳机,能够单人手持,还有准星可以瞄准,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准头,都有了很大提高,乃至引火方式,也一改打开火门扔木炭这种原始的方式,改成了点燃引线。

        当然,由于造价的缘故,边军如今仍旧多用火铳,只有禁军、京营这些御前听用的营卫,才能大规模装备鸟铳这等前沿火器。

        眼见钱大匠被皇帝打断,兵仗局掌印太监魏忠德连忙上前救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