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矿盐为例,采矿石粉碎之后,只进行简单的过滤,去除砂砾,溶解性杂质全部保留,然后将粗筛的矿粉放入盐池,引水入池溶解,经日光暴晒,水分蒸发之后,刮取池底的结晶,便可直接拿到店铺售卖。
这种方法制作的粗盐,不仅含有少量的泥沙,也不曾去除钙镁等溶解性杂质,味道苦涩,颗粒粗大且硌牙。
即便如此,也能卖到五十文钱一斤。
如果是官盐,品质不比私盐好多少,但价格却更贵,一斤往往需要一百文以上。
林宣前世在基层考察时,曾经观摩过制盐过程,对于现代科学的制盐工艺,以及古今盐业变革,有过深入了解。
锅中的卤水开始沸腾,田青鸾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专注地追随着林宣的每一个动作,耐心等待着林宣的下一步。
水沸之后,林宣取过那叠细密的纱布,将其展开,覆盖在一个干净的大木桶口上,并在纱布中央倒入一层厚厚的碾碎木炭。
随后,他小心地将锅中滚烫浑浊的卤水,缓缓倾倒在铺着炭层和纱布的木桶上。
灰黄浑浊的卤水流经过碳层和纱布,从木桶底部的小孔汩汩流出,落入下方接好的干净大盆中。
仅仅片刻,之前那浑浊不堪的卤水,就变得如同山涧清泉般澄澈透明。
刚才那股土腥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余下纯粹的咸鲜气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