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既要打工挣钱,又要照顾老娘和孩子,也就这几年娃娃大了,才好跑到大城市去,不然永远也走不出这一亩三分田。”
齐书记一句话里叹了三口气,充分说明李树根家里的遭遇并非个案,相反可能在偏远农村里还是常有的事。
老沈没说什么,只是从包里拿出一袋饼干,塞到了女孩的手里。
“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上学?”
简单的问话显然没有饼干能打动人,女孩再三确认可以吃后便兴高采烈地思考包装,拿出一块放在鼻子下闻了闻,随后便送到了奶奶的嘴边。
“我没在上学了,初中只有镇上有,可是太远了没法照顾奶奶。”
女孩的普通话讲得很好,老沈能看出来她绝对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但家里的现实情况逼迫着不得不放弃学业。
“不上学的事情和你爸爸说过吗?他现在是英雄了,正为了国家在很远的地方战斗,你的情况应该跟村里跟镇上说,会有人来帮你的。”
老沈不解,他知道地方上对于参与重大国家工程的人员家属都是有补贴的,尤其是子女教育上,各省市应该都有专门对接的单位,可这些政策好像并未落实到李树根的家里。
“从来没见过什么补贴,娃娃在学堂里成绩好,我们也觉得可惜,村里也说可以帮着照顾,但她自己不愿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