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赵阳他们这帮“好胜心”很强的年轻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郭坤一语点中要害。
他说考察队的队员们都是“旱鸭子”,在海上的生活时间太短,平时走路都会有种踩着棉花发飘的感觉,就更不要说要在运动的过程中去顺畅发力了。
就好像拔河比赛,船体左右摇晃,经验丰富的船员们就能借用这股子倾斜力来找准节奏,此消彼长,考察队败下阵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不管是输是赢,一系列的文体活动的确在大面积晕船发生后有效帮助队员们缓解不适,既活跃了气氛,又拉近了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
最好的例子就是马舒舒,她在看了一场杨明的乒乓比赛后态度明显有了变化,或许谈不上有好感,但至少不似之前那样“嫌弃”。
“珍惜还能打乒乓的日子吧,我刚听气象班的老徐说了,明天船就要进入西风带,到时候别说打球了,能不能安稳从床上爬下来都是难事。”
杨明端着两瓶冰镇的盐汽水走过来,一瓶递给马舒舒,一瓶自己对嘴吹了大半。
如此“见色忘义”的行径让赵阳深感不齿,但相比于掰扯“要兄弟还是要爱情”的千古难题,“西风带”这个词汇更能让他脑壳隐隐作痛。
西风带又称“暴风圈”。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赤道海域的空气受热上升,分别向地球的南北两极流动并与极地所释放的冷空气相会,这样就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
这块区域的位置基本上介于南纬40度到60度的洋面上,由于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南半球的洋面上气旋主要向东运动,这就让西向风在“暴风圈”里常年盛行,故而得名“西风带”。
西风带是每一位远洋船员的噩梦,它会以平等的“暴虐手段”折磨着每一条试图穿越的船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